江西省教師招聘教育法律法規考點
第一講 依法執教——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法律素質
1、依法執教: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規定,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逐步使教育教學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
2、依法執教具有四個特點:①執教主體的特定性;②執教依據的專門性;③執教性質的特殊性;④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①依法執教的主體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學;蚱渌逃龣C構中任教的教師和其他從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員;②作為整個教育活動中的一個環節——實施教育的教師的執教活動,必須依照教育法律進行并受教育法律調整和規范;③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行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隨意放棄,而是集權利處義務為一體,表現為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
3、當代教育為什么必須依法執教?(或簡述當代教師依法執教的義務)
答:當代教師依法執教是因為:①我國教育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③教師法律素質的亟待提高;④教師以德執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師依法維權的迫切需要。
4、簡述全國人大制訂教育法律有哪幾部?
答:全國人大制訂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②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④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⑤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⑥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與教育有關法律《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國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頒布實施至今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0年。
6、“依法執教”和“以法執教”區別:
依法執教是指依據法律來進行執教活動,其內容和形式都必須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體規定。
以法執教則是指運用法律手段進行執教活動,它側重于法律形式的應用。
第二講 教育法律基本知識(上)
1、狹義的教育法,是特指國家最高權利機關制訂的有關教育的規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國它專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規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特點:①教育法是一種有關教育活動的行為規范。這是從教育法所具有規范性角度來探討的;②教育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國家意志性的角度探討)
國家能過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認可兩種方式確定的行為規范才能成為法。
、劢逃ㄊ墙y治階段在教育方面意志的體現。(鮮明的階級性角度)④教育法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特殊的強制性角度)⑤教育法是教育客觀規律法定化了的行為規范。(遵循的客觀規律性的角度)
3、教育法的體現的統治階段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統治階段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復定的。
4、教育法的基本原則:①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性原則;②體現教育的民主性原則;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則;④確保教育的戰略地位原則;⑤遵循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原則。
5、體現教育的民主性原則體現受教育機會一律平等。教育機會平等表現三個方面:起點上(入學上)的平等、過程上(就學過程)的平等和終點上(學業成就上)。
6、教育法的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評價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預測作用;⑤強制作用;⑥獎勵作用。
7、教育法律規則的結構三要素:假定、處理、法律后果。
8、教育法律規則的類別:三個類別,分別是①按照教育法律規則調整方式的不同劃分授權性規則和義務規則。②按照教育法律規則強制性程度的不同劃分,強制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③按照教育法律規則內容確定性程度的不同劃分,確定性規則、委托性規則和準用性規則。
第三講 教育法律基本知識(下)
1、判定是不是教育法律關系標準:如師生是,朋友不是。
L是教育法律確認和調整的人們在教育活動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
2、教育法律關系構成要求: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權利和義務)、客觀。
3、作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一般必須同時具備法律規定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在少數情況下至少也應具備權利能力。
4、行為能力: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人;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5、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種類為:①公民;②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③國家機關;④利益共同體;⑤國家。
6、權利和義務是教育法律關系的核心內容,也是構成法律關系的要素。
7、教育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為:①物;②行為及其后果;③精神產品。
8、教育法律事實是教育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根據,它主要兩種形態:一是教育法律事件,二是教育法律行為。
9、教育法律的本質復定著教育法律的形式。
10、列舉或簡述我國教育法律形式的類別:①憲法中有關教育的規定;②教育法律;③教育行政法規;④地方性教育法律;⑤教育規章;⑥國際教育條例、協議。
11、簡述判斷和確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級通常應遵循原則:①下位法服從上位法;②特殊法優于一般法;③后定法優于前定法;④特定程序法律優于一般程序法律;⑤被授權機關的立法等同于授權機關自己的立法。
12、九部教育法頒布七部,目前《社會教育法》和《教育投入法》未頒布。
第四講 教育法的產生與發展
1、教育法國外最早產生(或最先)奴隸社會。
2、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令的國家。
3、奠定英國教育發展基礎是:1944年的《巴特勒法案》,它確立英國從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繼續教育的公共教育體系。
4、法國:1883年《基佐法案》。
5、日本:明治維新。
6、國外現代教育法四個特點:①教育觀的法治化;②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義務教育法;③教育法律關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④教育發達國家競相進行新的教育立法。
7、1982年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8、判斷是哪一個國家時間:20世紀80—90
、儆1988年《教育改革法》;②1989年法國《教育指導法》;③日本1990年《終生學習振興法》;④1992年俄羅斯《教育法》;⑤1994年美國《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法》。
9、1902年,管學大臣張百熙擬定《欽定學堂章程》——是近代中國的第一個教育法規,但未實施。1903年清政府頒布《秦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標志著中國近代國民教育制度的建立。1906年,清政府頒行《強迫教育章程》要求廣設幼學所,幼童至7歲須令入學,幼童及7歲不入學者,罪其父母。這是我國近代第一個強迫教育法令。
10、1951年10月,政務院頒布了《關于改革學制的規定》,這是建國后頒布的第一個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規。
11、影響教育法產生與發展主要原因:①教育和法律兩種社會現象職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動教育法產生與發展的基本前提;②教育權的社會化、國家化是教育法產生與發展的根本原因;③科技的發展是教育法產生與發展的直接動因;④現代教育普及化和大眾化,現代國家法治化等也是影響教育產生與發展的因素。
第五講 教育法與教育政策
1、教育政策具體表現形式:①黨的政策文件;②國家的政策文件;③黨和國家機關聯合制訂發布的文件。
2、教育政策的特點:①政策性;②可行性;③原則性;④權威性;⑤移定性。
3、簡述教育法與教育政策的區別:①兩者的制定機關和程序不同;②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③兩者調整的范圍、實施的方式不同;④兩者的穩定程度不同。
4、教育法以教育政策為指導。
第六講 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
1、我國現行立法體制屬于“一元多級”。
2、簡述立法的程序:①教育法律議案的提出;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審議;③教育法律案的通地;④教育法律的公布。
3、享有教育法律議案、提案權的主體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或30名以上全國人大代表等。
4、在我國,法律案通過的法定多數是全體代表或委員的過半數,憲法的修改則需要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通過。
5、教育執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具體適用教育法律規范的專門活動。
6、簡述教育執法的特點:①從實施方式和活動性質目的地,教育執法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以國家名義適用教育法律的專門活動。②從執法主體看,教育執法是國家行政機關適用教育法律規范的活動。③從執法依據和執法后果看,教育執法是使用教育法律規范并產生特定法律后果的活動。④從執法要求看,教育執法是教育行政機關在其權限范圍內依據法定程序進行的活動。⑤從執法對象看,教育執法是教育行政機關以教育法律規范使用特定對象的活動。
7、教育執法的基本要求:正確、合法、及時。
8、教育執法的基本原則:①行政合法性原則;②行政合理性原則;③責任行政原則。
9、行政行為有無裁量自為標準:分為羈束性行為和自由裁量性行為。
10、教育執法的形式:①教育行政措施;②教育行政處罰;③教育行政強制執行;④教育行政救濟。
11、原國家教委1998年3月6日頒布了《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處罰種類:
- [圖文]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公開課即將開啟2016-09-22
- [推薦]江西省教師招聘教育法律法規考點2013-01-18
- [推薦]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復習備考技巧2013-01-18
- [推薦]江西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題型作答指導2013-01-18
- [圖文]全省免費大型巡回公開課2012-06-07
- [推薦]高校教育專家深度解析教師招聘考試2012-06-05
- [推薦]《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復習攻略2012-03-13
報名方式:
1.現場報名
報名地點:南昌市上海路173號南昌航空大學院內江西高校出版社教育培訓中心(乘坐地鐵2號線辛家庵站一號口)。
省內其他報名地點:詳見全省各地分校。
2.網絡報名 登入淘寶網店shop65643760.taobao.com 選擇課程購買進行報名。拍下的考生請在備注中留下姓名、報考專業、聯系電話、身份證號、所在地 區及職位、所報班別等信息。